2011年8月16日 星期二

中科四期(二林園區)開發計畫環評專案初審與會意見(98-4-7)

台灣生態學會、臺中市新環境促進協會、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

顧問 張豐年

茲就「政策環評應優先於實質審查」之共同聲明,再補充說明、質疑如下:

1. 藉此案例導正國科會之偏差:

國科會系統強力主導各科園區之開發,一再標榜創造多少產值、製造多少就業機會,卻難以驗證。惟衍生之諸多嚴重後遺症卻不容否認,無奈被有意無意地忽略掉,諸如:不務正業搶經濟部之工業主導權、謂科園區土地供不應求卻又多所閒置、作業基金多所虧損、不敢得罪大財團、傾全力掠奪各種資源、犧牲弱勢農民、製造不可逆之污染、標榜民間參與卻又關閉管道等等。此案之開發中科雖自我標榜欲達到「全球最具競爭力科學園區」之目標,然從實質內容觀之則仍相去甚遠。有鑑於本案開發面積超大,且牽涉層面至為深廣,假若決策錯誤,將來問題難以收拾,建議 貴委員會先就政策面加以檢視,而後再談實質審查。

2.國科會怎樣做才值得驕傲:

國科會若真的在做事,則不應一天到晚與經濟部工業局互搶客戶、搶地。以各園區面積之大創造出如此之產值,真值得驕傲?降低身段想想辦法拉拔各地方閒置之工業區(近如台中港工業區、彰濱工業區等),加以充分整頓利用,將各種污染減到最低,才值得驕傲。

3. 環評把關加嚴有助於減輕金融海嘯之危機:

近期全球性之金融海嘯將科學園區與高科技廠商間脆弱之一面暴露無虞:如光電產業、半導體產業等皆迫使員工休無薪假,特別是DRAM業者,還要勞動行政院出資組TMC(台灣記憶體)公司,一擲就是百億、千億。然能否就此打住?據媒體報導眾廠商間虧損總額恐高達數千億元,誰都不易脫身。日昨自由時報更引述經濟學人之報導謂全球半導體最後恐僅剩三家,而主導記憶體晶片者僅剩韓國三星一家。若其說法無誤,則國內諸廠恐皆不保。似此該回頭檢視當初開發單位之環評有無隻言片語提到?若無,是否環評會亦該負些把關不嚴之責?不僅此,該些大廠商之財務結構是否經得起考驗更是可議,該回頭查查銀行聯貸多少?是否心不甘情不願?背後是哪單位主導?另無知之股友出資多少?自身出資比例又多少?是否在玩超高槓桿遊戲等等?

4.環評過關如同放牛吃草,誰來監督?

本案之說帖謂開發投資額約達1.2兆元,預估創造年營業額約9200億元,並新增3萬多個就業機會云云。事實上每環評案皆上演同樣之戲碼,然一旦通過,就如放牛吃草,無單位好好追蹤調查,如中科大雅台中、后里及虎尾基地到底雇用了多少當地人?若有,是否僅為工友、警衛?中科有必要公佈較客觀之數據以昭公信。另如,報載南科高雄園區開發已八年,土地面積570公頃,迄今僅開發100餘公頃,原先號稱將創造3-5萬個就業機會,如今僅雇用2400人,產值110億元。另苗栗縣竹科之銅鑼基地開發多年卻閒置,不得不擠入「客家文化園區」以湊熱鬧。國科會及轄下之各科管局該痛加檢討為何規劃與實際落差如此之大?

5.科學園區尚有閒置土地:

開發單位於說帖上謂中科前三期園區土地出租率平均高達97.23%,可出租土地面積僅剩零星分散的10.27公頃,剩餘用地已不敷使用云云。該些說法極易拆穿,只要親至各園區跑一趟,就可發現未建之地尚多,與中科之說詞大相逕庭。建議國科會及轄下各科管局今後於提出數據之際應更清楚地區分:有意願、已登記、簽下租約、正式整地營建等等,以免誤導環委之判斷。

6.不要屈服於財團:

固云各科管局對欲進階科園區之廠商有各種設限,但很弔詭的是:只要大財團伸手指定,就捨命奉陪,國科會亦不敢得罪,只好讓其大辣辣地佔著以拖待變。本園區之開發主為光電大龍頭友達(有污染宵裡溪、氣爆二死三傷之不良紀錄)量身定做,據報導近期搖搖欲墜之半導體(DRAM)諸廠亦不落人後,值此金融海嘯狂席之際,正是各方沈澱心境重新檢討之好時機,難道 貴委員會還要網開一面,幫其背書?

7.企業常因留不住人,才需一再徵才:

各科學園區、廠商或地方政府常不斷地藉由媒體之放話招募人才,讓人誤以為情勢一片大好,然事後應徵者卻常抱怨根本是玩假的,不是早已內定,就是有各種限制。若有幸被錄取,卻發覺需常連續工作12小時或整天,過於辛勞,加以穿上無塵衣吃喝拉屎皆不方便,又有遭化學毒物污染之虞,或聞哪同事得重病、得癌症,實感呆不下去,只好落荒而逃,顧不了能否領到工資。園區、廠商一天到晚打徵才廣告,實乃員工流動性太高之故,並非業績如此之好。各科園區善於編織各種神話,總需不吝打折。

8.彰化農地污染嚴重,切勿落井下石

從舊濁水溪、萬興排水之水質檢驗低溶氧、超過灌溉用水標準之導電度、極為偏高之總氮,水域生態調查僅發現少數且盡是耐污染之吳郭魚類,與環評現勘發覺排水污濁不堪又發出陣陣臭味等等,可看出該地灌溉溝渠遭受嚴重污染、優養化之事實,本環說書既同意此觀點,不知開發單位何以卻又避重就輕地謂對生態環境影響輕微?有鑑於彰化地區之農業用水、灌溉溝渠底泥及農地遭重金屬污染之情況冠於全國,有環署「灌溉水監測網路系統之重金屬檢測計畫期末報告定稿本EPA-96-G102-02-200」可稽。在此惡劣情況下,任何額外添加之污染,縱使輕微,亦可能扮演起壓跨駱駝最後一根草之角色,何況開發單位提供之各種數據是否如此樂觀尚有待進一步驗證之當下。

9.大台中地區水資源明顯不足:

環說書謂民國105年後,永久水源將取自大肚攔河堰,問題出在大肚溪之水源同樣有限,雖乍看水還不少,其實是來自大台中地區(大里溪流域)之各種放流髒水,溯源可追至大甲溪及大安溪。換言之,彰化之水資源不足,窮到必須越域搶到大甲溪、大安溪之源頭,連髒水亦不放過在此窘境下,還值得硬要擠出笑臉歡迎中科?當初中科后里基地之環評亦同樣地謂水源不是問題,然卻又要水利會同意移撥農業用水;動工後水利署急著另提「大安大甲溪水資源聯合運用工程規劃案」,又要打隧道引石岡壩水入后里、另闢二處淨水場。諸此顯示官方各部會習於對老百姓施展連哄帶騙、先上車後補票之伎倆,只要上得了車,就不怕事後補不了票,老百姓之後可要有戒心。

10.不要寄望於大肚攔河堰:

請試從技術上說明:(一)原先之規劃,大肚攔河堰之水將供給彰濱工業區、雲林六輕、台塑鋼鐵、現又加上大城工業區、二林精密機械園區與本案夠得上用?(二)截取大肚攔河堰之原水專管逆勢從西北(低)往東南(高)處引,能否克服重力問題?(三)大肚溪水污染極為嚴重,能輕易淨化?合乎用水標準?合乎經濟效益?

11.園區預定地有可能脫離水患之威脅?

本開發地點及周邊為易淹水地區,水利署原已有滯洪池等規劃,如今開發單位取而代之,災情模擬之結果雖顯示園區無懼於25年或100年之洪水重現期距,然是否能如此樂觀?有如下數點質疑:

(一)中科台中大雅、后里基地本非易淹水區域,然開發後台中大雅基地之東大路、紅圳、聯外道路,及后里基地之三豐路(與后里、七星農場南側道路交會段)卻於九六、九七年雨季分別鬧水災,然原先之環評有見及此?一旦開發既然連本不易發生水患之坡地都會鬧水災,原先平坦且易淹水之二林能躲得過?

(二)園區雖開挖有滯洪池,但因土方之挖填大致平衡,淹不淹水情形難脫照舊。更嚴重之問題在於開發設廠後不透水鋪面勢必大增,雨水下滲銳減,萬一減低之下滲量超過設計滯洪量時災情不免隨之而來,或許園區內可藉墊高基地倖免於難,然周遭卻難逃池魚之殃。同為低窪易淹水之南科就是最好之先例,開發墊高基地後本身雖不再淹水,然周遭之善化及安定卻反遭殃。

(三)環說書內強調滯洪池呆水可善加利用,問題在於優點亦常就是致命缺點,連下豪雨時若呆水越高則額外滯洪量越低,水患之機會難道不會大增?

12.農田水利會總是待價而沽、伺機出賣農民

彰化農田水利會同意在民國101-104年間若用水量不足,藉由北岸聯絡渠道自集集攔河堰調撥水與中科四期,現並規劃相關用水調度專用設施中。必須質疑:農田水利會在各種開發案中常扮演極為弔詭之角色,不僅不替農民把關,反倒是據水權待價而沽,之後競築一些宏大卻經不起考驗之工程。不知本案同意移撥用水事先有無經農民之同意?之前之后里中科即無。

13.綜上,中科四期635公頃之開發絕非小事一樁,政府高層有必要藉機適時全方位地介入(總量管制)中部地區之各種開發,從政策上特別針對土地使用、水電資源與各種污染等探討,惟時機稍縱即逝,環評會莫再裹足不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